展企業家風采,賦能二次創業。長垣青年說,今天我來說。大家好!我是長垣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同時也是中威集團董事長--白德欣,出生在長垣市趙堤鎮白莊村。那是一個臨河而居、水墨如畫的偏遠小村,祖祖輩輩都以務農為生,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度過。
在缺衣少穿的歲月里,我有幸考入高中,當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然而陰差陽錯,高中畢業后我沒有繼續求學。那時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重復老輩人的路子,做一個勤勞肯干的農民,還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闖蕩一番?經過輾轉反側的冥思,我下定決心要走自己的路。在這個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我沖破自身枷鎖,甩掉重重顧慮,毅然扎進了業務經營的商海。東奔西走,南下北上,我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奮斗,我終于略有所成,積累了創業的第 一桶金。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長垣的防腐施工行業蓬勃發展,一部分入行較早的防腐能人有的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成為企業家,有的經營范圍遍布國家的多個地區,在許多大城市都站穩了腳跟,這也讓我把目光投向防腐施工領域。一次機緣巧合,我隨一位同學來到防腐工地,學習了防腐施工方面的技術、管理與經營。當時國家建設日新月異,各個能源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動工,我敏銳地意識到,防腐施工領域必將大有可為。星光不問趕路人,通過多次的爭取與協調,2001年,我與成都電業局簽下了第 一份防腐施工合同,從此正式開啟了我的防腐創業之路。
20多年間,我承接了數百個工程項目,其中包括亞洲第 一臺300MW機組四川白馬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等多項國家和省市重 點工程。因工程項目多在西南區域,我長期在川渝地區拼搏,與四川長垣商會的經濟能人一起,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5年,在家鄉領導的邀約和回歸工程的感召下,我深刻地認識到,無論離開家鄉多久,長垣始終是我的根,只有把根深深扎進家鄉的沃土,才能枝繁葉茂。于是,2016年我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長垣,創辦了中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經過數年苦心經營,中威集團已成長為河南省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單位,先后與國家大型能源企業和總包單位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中威集團連續多年被省市評為先進單位,經營業績和納稅額度均進入長垣百強企業榜單。
如果說我算成功的話,我認為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順應時代潮流,能在眾多選擇中選對道路。在此,我想對廣大青年說以下幾點:
一、人生要有夢想,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任何時候都不要熄滅夢想的燈塔,要讓夢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二、長垣正處于“二次創業”的關鍵攻堅期,無論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的持續發展,還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積極推進,都正是廣大青年才俊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三、長垣素來民營經濟發達,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民營立市”的基本方針,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各種惠企、利企、助企政策十分成熟,干事創業的沃土已然具備。
四、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講話,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潛力。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民營經濟活力四射,廣大青年要勇立潮頭創偉業,不負青春向前行,用青春和智慧點亮夢想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