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樹牢安全理念,堅守底線思維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繃緊安全生產思想弦
新《安全生產法》對于安全生產責任劃分更加明確,增加“三個必須”原則:
1
如何理解“三管三必須”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先生在新安法發布會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述:我們講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這在企業里除了主要負責人是第 一責任人以外,其他的副職都要根據分管的業務對安全生產工作負一定的職責,負一定的責任。
2
如何落實“三管三必須”
(1)企業應按照“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部門職責中明確專 業部門對所轄業務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專 業安全管理的職責、權限、考核內容,推動專 業安全管理。
(2)專 業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全過程參與新建、改建、擴建等項目的論證、設計、建設、試運行、驗收等各個環節,辨識其中的安全風險,提出風險管控措施。
(3)生產、技術等專 業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生產運行、生產方案調整等生產過程的安全負責,對生產管理制度的制修訂和適宜性負責,對操作規程、專項方案的有效性負責,對新技術應用的安全負責,對專 業范圍內的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負責,對業務變更負責,按照權限分工對生產運行、工藝技術等事故事件技術進行調查處理。
(4)設備管理專 業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設備、建(構)筑物及安全、消防設備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負責,對設備(包含備用、停用設備)的完好性負責,對專 業范圍內設備設施的更新、改造、維修、驗收等過程負責,對設備維修過程的作業安全負責,強化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對租賃和處置資產的安全管理負責,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維護檢修規程的制修訂和適宜性負責。按照權限分工對事故事件進行調查處理。
(5)安全管理部門要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積極推動企業專 業安全管理。加強專 業部門安全管理基本原理、方法、程序的培訓;匯總收集專 業部門提報的相關安全文件、資料,統計分析企業專 業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建立并實施專 業部門的安全考核機制;指導、協調、組織專 業部門開展風險管控、隱患排查、變更管理、事故事件調查等工作;按照權限分工對涉及人身傷害事故開展調查處理。
(1)理清專 業部門和安全部門的職責定位
隨著新安法的實施,專 業安全開始引起重視。企業應逐步認識到,涉及到安全的工作不僅僅是安全部門的事,專 業部門被推向風險管理、事故預防的前臺。有的企業把安全部門僅定位成安全監督監察部門,這種職責定位是不準確的。企業的安全部門不僅僅是監督者,更重要的是主要參與者,是技術專 業,是企業風險控制和危機處理的關鍵部門。
(2)正確認識專 業部門的崗位職責和安全責任
專 業部門既要履行崗位職責,也要履行安全責任,即“一崗雙責”。專 業部門安全責任的內容,一定與風險控制有關。專 業部門具體的安全責任主要包括:負責本專 業范圍內的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負責本專 業范圍內的變更管理,負責本專 業范圍內的作業安全,負責管理服務本專 業的承包商,負責調查本專 業范圍內的事故,負責本專 業領域的安全培訓等。
(3)落實專 業部門安全責任的有效途徑
一是關注“不干錯”和“干不錯”。讓安全部門把精力放到“不干錯”上,引導企業決策層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在領導力、資源保障、全員參與等環節下功夫,培訓決策層、執行層、操作層的理念、意識、技能、習慣,逐步培育企業安全文化,讓全體從業人員知道為啥干、怎么干,從而實現“不干錯”。讓專 業部門更多關注“干不錯”,從保護層的洋蔥模型入手,加強本質安全設計,逐步提升企業事故主動防御能力。相信人是一定會犯錯的,做到即使員工犯錯、失誤甚至違章,都不會發生災難性的事故。
二是加強專 業部門組織建設。新《安全生產法》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 一責任人,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對專 業部門的上級領導提出了明確的責任要求。應進一步注重培養安全專家型的專 業技術人員,參與安全理論研究和事故分析,識別企業專 業領域內的大風險,治理專 業范圍內的大隱患,遏制專 業范圍內的大事故。
三是加強對專 業部門的安全考核。設置專 業安全績效指標,使其作為薪資分配、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己说哪康囊环矫媸菫榱藢Σ荒苷_履行安全責任的專 業部門進行懲戒;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分析專 業部門履職能力上的缺陷,為專 業部門安全培訓確定方向。